培训机构的优势与劣势

浏览量:

发布于:

有时候听很多家长抱怨机构费用高,成效低。其实,机构跟人一样,也分三六九等。同样是人,有的就非常优秀,有的却不可避免地平庸。不可否认国内整体水平落后,但的确不排除有领先于平均水平的好的干预机构存在。


我认为好的机构相比家长自己干预,有这样几个优势。


首先,好机构讲求效率,能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相对显著的进步,这也是机构安身立命的根本。相比没有太多专业知识的普通家长,好机构里聚集了一批特教人才,他们经过较为专业的训练,也具备一定经验,更懂得家长的心理需求,所以会通过各种方式短期内促使孩子能力的提升,让孩子不至于在起跑线上落得太远。这种对康复效率的追求是普通家长自己干预比较难做到的。


其次,好的机构也能够最大限度地弥补家长自己做的“试错成本”。我们再不服气也要承认,孩子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是分年龄段的。年龄越大,其行为习惯和思维定式改变起来也就越辛苦。婴幼儿时期,脑部神经处于快速链接和生长的状态,科学合理的干预对孩子大脑的发育起到了关键性的利好作用。普通家长首先是不具备相关的生理及心理学知识,即便是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,运用的方法也至关重要。所以,家长自己的摸索可以用“试错”两个字来形容。但孩子的时间耽误不起,大一年就难教一年,特别是当家长产生方向性错误的时候,对孩子更是毁灭性的打击。而好的机构恰恰能有效弥补家长的“试错”短板,节约孩子康复的时间成本。


当然,机构也有机构的劣势,那就是只能解决阶段性问题。目前,国内各种机构多半只接受3-6岁左右的自闭娃,而这个年龄段过了,程度好的孩子可以接着上学,而程度差的孩子就只能回归家庭。所以很多主要依靠机构干预的家长会有各种顾虑,担心孩子从机构里出来就无处可去了。但是自己干预就不存在这个问题,家庭永远是孩子康复的前沿阵地又是孩子成长的大本营。


选择机构和自己做干预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。机构好比短跑,拼的是速度和效率,努力让低幼自闭娃追上正常孩子的发育步伐;自己做就像长跑,拼的是耐力和毅力,可能短期内比不过好机构里干预的孩子,但任何孩子的成长都充满无限可能。现在很多自闭娃既接受顶尖机构的干预,又接受家庭的训练,齐头并进当然最好。但如果实在没有外部条件,那就横下心靠自己吧,其实这条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。


Copyright © .云南枭为科技有限公司 www.xw3q.com 滇ICP备18006371号-2